2015年成人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專升本《政治》
第Ⅰ卷(選擇題,共80分)
一、選擇題:1~40小題,每小題2分,共8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唯物辯證法認為,發(fā)展的實質是( )
A.事物性質的改變
B.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C.事物結構的優(yōu)化
D.事物數量的增加和位置的移動
2.矛盾的兩個基本屬性是( )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對抗性和非對抗性
C.同一性和斗爭性
D.根本性和非根本性
3.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區(qū)分的是( )
A.反映論和先驗論
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
C.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D.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4.哲學上的一元論就是肯定( )
A.世界萬物具有統(tǒng)一性
B.時間和空間具有不可分割性
C.世界萬物具有可知性
D.物質和運動具有不可分割性
5.檢驗認識的真理性,就是檢驗主觀認識是否( )
A.符合客觀實際
B.被群眾所掌握
C.符合書本知識
D.被多數人贊同
6.黨的思想路線的理論基礎是辯證唯物主義的( )
A.發(fā)展觀
B.一元論
C.物質觀
D.認識論
7.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的發(fā)展是( )
A.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tǒng)一
B.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統(tǒng)一
C.穩(wěn)定性與變動性的統(tǒng)一
D.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tǒng)一
8.認識的高級階段是( )
A.感性認識
B.理性認識
C.直接認識
D.間接認識
9.唯物史觀認為,歷史人物的活動可以( )
A.完全擺脫社會規(guī)律的制約
B.深刻影響社會歷史的發(fā)展
C.根本改變歷史發(fā)展的方向
D.最終決定歷史發(fā)展的進程
10.認清國情是認清和解決革命問題的基本依據。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是( )
A.新民主主義社會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封建社會
D.資本主義社會
11.物質資料生產方式是( )
A.勞動資料與勞動對象的統(tǒng)一
B.地理環(huán)境與人口因素的統(tǒng)一
C.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
D.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tǒng)一
12.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根本動力是( )
A.社會改革
B.科學技術革命
C.階級斗爭
D.社會基本矛盾
13.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存在著進步勢力、中間勢力和頑固勢力,黨對中間勢力采取的策略方針是( )
A.反對
B.爭取
C.發(fā)展
D.孤立
14.毛澤東在(論十大關系》中說:“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蘇聯方面暴露了他們在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的一些缺點和錯誤,他們走過的彎路,你還想走過去我們就是鑒于他們的經驗教訓,少走了一些彎路,現在當然更要引以為戒?!边@段話旨在強調建設社會主義,必須( )
A.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服務
B.正確區(qū)分和處理兩類社會矛盾
C.根據本國情況走自己的道路
D.正確處理各種經濟關系
15.農民階級在中國近代民主革命中所處的地位是( )
A.先鋒隊
B.參與者
C.領導者
D.主力軍
16.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在四周白色政權的包圍中,農村革命根據地能夠存在和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是( )
A.有相當力量正式紅軍的存在
B.黨的領導及其正確的政策
C.中國是一個政治、經濟、文化發(fā)展極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國
D.全國革命形勢的繼續(xù)向前發(fā)展
17.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依據是( )
A.當今時代主題
B.市場經濟理論
C.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D.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18.住房、物價、收入、醫(yī)療、教育等民生熱點問題備受百姓關注。這些問題反映了我國現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是( )
A.經濟發(fā)展與人口資源環(huán)境之間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C.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D.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1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的歷史依據是( )
A.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
B.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正反兩方面的歷史經驗和改革開放以來的新鮮經驗
C.和平與發(fā)展成為時代主題
D.其他社會主義國家興衰成敗的經驗教訓
20.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成果的精髓是( )
A.解放思想
B.實事求是
C.與時俱進
D.求真務實
21.黨的十八屆三中全中全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問題是( )
A.處理好市場和政府的關系
B.處理好經濟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系
C.深化對市場經濟的認識
D.成科學的宏觀調控體系
22.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標志,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這一時期最鮮明的特征是( )
A.改革開放
B.創(chuàng)新驅動
C.經濟發(fā)展
D.社會穩(wěn)定
23.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立國之本是( )
A.堅持改革開放
B.實現共同富裕
C.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24.正確處理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關系的結合點是( )
A.健全社會主義法治
B.構建和諧社會
C.尊重人民的首創(chuàng)精神
D.改善人民生活
25.當前,制約我國城鄉(xiāng)發(fā)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是( )
A.城鄉(xiāng)二元結構
B.農業(yè)投入不足
C.農民收入偏低
D.農村發(fā)展滯后
26.我國經濟發(fā)展步入新常態(tài)。當前,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的戰(zhàn)略重點是( )
A.調整經濟結構
B.走新型工業(yè)化道路
C.防控金融風險
D.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
27.實行對外開放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堅持這一基本國策的立足點是( )
A.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B.相互借鑒,求同存異
C.內外聯動,互惠互利
D.多元平衡,共同發(fā)展
28.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 )
A.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B.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D.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
29.“和平統(tǒng)一、一國兩制”的核心是( )
A.一個中國
B.長期繁榮
C.兩制并存
D.高度自治
30.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在這種情況下,發(fā)展中國家( )
A.難以抓住機遇,應回避風險
B.可無視風險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
C.應提高防范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D.應抵制經濟全球化
3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是( )
A.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
B.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
C.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
D.社會主義榮辱觀
32.推進社會建設的重點是( )
A.保障和改善民生
B.推進經濟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C.推進公民道德建設
D.推進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
33.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 )
A.有效預防和懲治腐敗
B.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
C.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D.科學執(zhí)政、民主執(zhí)政
34.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決定設立國家憲法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憲法宣傳教育活動。國家憲法日的日期是( )
A.9月10日
B.12月4日
C.1月1日
D.5月4日
35.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處理國家間關系的基本準則是( )
A.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內部事務
B.互惠互利、共贏共存
C.把國家主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36.解決民族問題的根本出發(fā)點和歸宿是( )
A.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B.民族合作
C.民族團結
D.民族平等
37.2014年11月11日,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我國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會議,各成員領導人圍繞“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主題深入交換意見
此次會議的舉辦城市是( )
A.天津
B.廣州
C.北京
D.上海
38.2015年4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的紀念活動。本次活動是紀念萬隆會議召開( )
A.60周年
B.65周年
C.50周年
D.55周年
39.2015年1月20日,國家統(tǒng)計局發(fā)布數據,據初步核算,201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63.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 )
A.9.2%
B.10.4%
C.6.5%
D.7.4%
40.2015年5月,國務院印發(fā)的《中國制造2025》提出了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zhàn)略目標。其中第一步是到2025年( )
A.我國制造業(yè)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
B.我制造業(yè)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C.邁入制造強國行列
D.實現信息化與工業(yè)化的深度融合,成為制造業(yè)大國
掃一掃加入微信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